映象网讯(大象新闻记者 贾利超 通讯员 原金贵)4月25日,走进汤阴县白营镇尧石得村,宽敞的乡村道路,绿意盎然的田园风光,一派勃勃生机。
村东梅珍粗布坊生产车间里,15台织机分两排整齐摆开,传出“唧唧复唧唧”的机杼声。不过,这里可没有花木兰“唯闻女叹息”的叹息声,而是“一片机杼声,满脸幸福景”。
“老织女”尧艳芬手中的梭一刻也没停,跟旁边姐妹们的说笑声反倒淹没了“哐当哐当”的机杼声。
“这群老姊妹,天天高兴着呢,这儿成了她们的‘开心车间’。”尧石得村党支部书记马梅珍,轻拍一下尧艳芬的肩头,也笑了起来。
据了解,梅珍粗布坊成立于2019年,创立人就是马梅珍,以吸纳农村闲散劳力、手工生产粗布床单等床上用品为主要经营方式。“织女”们工作不受时间限制,做饭、接送学生、挣钱“三不误”。一般情况下,每人每天挣70块钱不成问题。
在这个200平方米生产车间的一角,堆放着几台废旧的织机。“这可是我们村里的‘大功臣’。”马梅珍指着它们说。原来,前今年村里的几户贫困户,就是靠着她们勤劳的双手,从织老粗布开始脱了贫。如今,还有人靠着织老粗布,走上了幸福路,过上了新生活。
当马梅珍向前来购买床上用品的顾客介绍展示产品时,淳朴的她嘿嘿一笑,又抖出一个小秘密。“现在,我们还通过抖音平台直播带货销售,产品远销广州、郑州、山西等全国各地。”
马梅珍介绍说,仅此一项,每年可为村集体增加收入6万余元,再加上土地流转等收入,尧石得村村集体每年收入达20多万元,这在以前是不敢想的事。
(映象网安阳新闻热线:186 2372 1000,传稿邮箱 hnranyang@163.com。)
大象新闻
“昨天晚上回家,突然感觉村里跟以前不太一样了,村口增加了一座牌坊,街道两旁红灯笼、灯带霓虹闪烁、五颜六色,把整条街都照得明晃晃的,过年的味儿一下子就出来了。”家住汤阴县韩庄镇洪黄村的赵女士高兴地说。
2024年1月15日,走进汤阴县韩庄镇董庄村,统一样式的农家庭院、干净整洁的街道映入眼帘,村民们谈笑风生、安居乐业,处处展现出推行村规民约带来的可喜变化。
“一定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全力做好工地防暑降温和防汛工作,确保全县建筑领域实现‘零事故’目标。”8月5日,在汤阴县蓝庭湖畔施工现场,该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安全股股长谭海勇,再次就工地防暑降温及防汛工作提出严格要求。
汤阴县总工会转变工作思路,在全市率先开展线上联谊活动,实现服务单身青年职工常态化,打造新的职工婚恋线上交友平台。
放眼望去,整洁的道路、醒目的标语,使工地显得格外美丽。这是汤阴县积极打造“绿色工地”、创建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工地的一个缩影。
人勤春来早,田间劳作忙。春分之时,在汤阴县韩庄镇韩庄村路旁的一块麦田里,种植户郑荣妞正带着家人给自家的小麦浇返青水。尽管少了往日的喧哗,但火热的劳动氛围丝毫未减,浇水培垄,除草撒肥,不停地干着农活儿。他们采用科学种田方法,为新的一年春耕、春种播下希望。
连日来,汤阴县融媒体中心播音员每天在电台播音室进行党史知识播音宣传,通过乡村“村村响”广播将党史学习知识传到千家万户,真正让党史知识入脑入心,受到群众好评。
威武壮观的场面,震撼人心的气势,变化多端的阵形,响彻云霄的锣鼓,独具特色的服饰……5月1日至5日,在汤阴羑里城景区的广场上,独具魅力的跑帷子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观看。
汤阴县以百城提质为契机,大力开展老城区道路提升、临街楼仿古改造、园林绿化、生态水系等工程。对空间布局、建筑风格、特色风貌等进行统一改造,并增加了汤阴文化元素,延续了城市文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