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石板岩供销合作社新貌
半个世纪前,林县(现林州市)石板岩供销合作社的干部职工凭借一副铁肩膀,挑起了连接党群、沟通城乡的重担,仗着一双铁脚板,翻山越岭,走村串乡,走出了一条服务“三农”的阳光大道,铸造了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供销合作社人的“扁担精神”。
扁担传说
“一根扁担两个篓,肩挑货担绕山走。”11月2日,林州市供销合作社主任张云峰向记者讲起有关扁担的传说。以前,石板岩供销合作社工作人员每天翻山越岭,去时挑着日用品和农资,回来时挑着从农户家收集的各种农副产品。一百多斤货物,来回一百多里的山路,如果按照每年260个工作日、每人30年的工龄计算,每个石板岩供销合作社职工一生中挑着一百多斤的重担在崎岖的山路上行走的里程可以绕地球10圈。
石板岩镇下辖17个行政村,这些小村分布在太行山深处,这里的山路之险、交通之难,仅从“阎王鼻子”“手扒崖”“蒙眼道”“鬼门关”这一个个地名上就可见一斑。很久以前,这里没有一条可行车的路与外界相通,运送货物唯一的办法就是用扁担挑。
早在1946年7月,共产党员尹兴德、李林洹、杨太凯等4人,用一张桌子当柜台,办起了石板岩供销合作社。他们是第一代供销人,这里也成了“扁担精神”的发源地。
细微处显深情,点滴处见精神。在“扁担精神”陈列馆,记者了解到了一个个真实的故事,切身体会了“扁担精神”的内涵。在计划经济时期,物资极度匮乏,供销合作社也不宽裕。为了减少成本开支,节约每一分钱,供销合作社开始实施废物利用,他们把废旧书本、材料上的大头针等装订物一一取下、收齐,只为再次利用。他们取下的是一个个大头针,集起来的却是一种勤俭节约的美德。
像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举世闻名的红旗渠工程是林州的骄傲,也是供销合作社人的自豪,因为修渠的3000多个日日夜夜,供销合作社的服务点始终没有离开工地,保障了修渠物资。奔腾不息的漳河水见证了奇迹的诞生,也记录了供销合作社人的辛苦。
再创奇迹
半个多世纪以来,石板岩供销合作社始终不忘初心,始终坚持为民、为农,积极传承和发扬“扁担精神”。每年不论刮风下雨还是大雪封山,该社组织上山送货不少于600余人次,送货金额达120万元;每到冬季,给石板岩镇敬老院的孤寡老人每人发一双棉鞋,给他们送去温暖;每年拿出1万余元购买农药,免费提供给果农,用于果树病虫害防治。这3项举措已坚持10年,受到群众交口称赞。
石板岩镇朝阳村香椿圪道自然村的孤寡老人常贵锁长年有病,卧床不起,出不了门。供销社把他当成特殊服务对象,每星期都派人把粮油酱醋等生活必需品送到他家,放在床头。老人感动地说:“要不是供销社,我早就当不成人了。还是共产党好啊!”
2012年,林州市供销合作社按照总社、省社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要求,投资830余万元建设了1000余平方米的“扁担精神”纪念馆。该馆从2013年7月开馆后,每天前来参观学习者络绎不绝。目前,该馆已接待各地前来参观学习者1860批、人数20多万人次,成为河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总社传统教育基地和河南省廉政建设教育基地,使“扁担精神”在新时期进一步弘扬光大。
近年,石板岩镇大力发展旅游业。山区富起来后,石板岩供销合作社的服务对象也从山区人民生活转变为乡村旅游。2000年,石板岩供销合作社将社内1000 平方米的大型商场改建为旅游纪念品超市,服务四方宾客,年效益由16万元提高到60万元。石板岩供销合作社投资460万元,对王相岩宾馆按照三星级标准进行改造,配备了大小会议室、餐厅、套间等服务设施,为前来石板岩开会、培训、写生等提供系列化服务,提升了服务档次和水平;将桃花洞景区原来简陋的农村网点改建成上下二层、总面积200余平方米的旅客中心。现在,该社仅服务旅游业的收入就达90万元,占全社总收入的80%。
新时代背景下,石板岩供销合作社着力改造农村经营网点,打造新合作经营服务网络;改建了21个农村超市,增加了10 个旅游纪念品销售点和一个加油站,每天出动一辆配送车、5辆三轮车沿山串村为群众送货。山区群众吃肉难、吃豆腐难、吃新鲜蔬菜难,该社专门投资10万元,新建一座冷藏保鲜库,将豆腐、鲜肉、水果、蔬菜等存入冷库,保障山区群众的需求。
2004年,石板岩供销合作社办起了林果药材专业合作社,每年为山区农民推销各类干鲜果品810吨、药材230吨,总值380万元,为农民二次返利60万元。近年,为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石板岩供销合作社把“山扁担”“扁担情”注册为商标,将农产品销往全国各大中城市;多次参加总社、省社举办的优质农产品展销会,荣获河南省农业博览会产品金奖。由于品牌效应,销售的农产品每年可为农民增收160万元。记者 郭荣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