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承包的这个温室就是复制了县农业科技博览园的新型日光温室种植模式,占地6亩,春季种的是甜瓜,一季儿一亩地能收入3万多元,秋季再种一季秋延菜,一年下来收入20万元不成问题。”6月6日,正在采摘甜瓜的内黄县马上乡赵信村农民吕林敬兴奋地说。
吕林敬是内黄县通过“三平台一基地”助推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后受益的众多农户之一。
打造引领技术高端的农业科技博览园技术推广平台。内黄农业科技博览园占地500亩,总投资5亿元,是集农耕文化展示、科普宣传、种苗培育、蔬菜种植、休闲采摘、观光旅游等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科技生态园。内黄县启动了“基祥农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以基祥农业科技博览园为龙头,以合作社为主体,向农户提供“规划、设计、建设、育苗、管理、销售”一条龙服务,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示范新模式,引领全县农业转型升级。通过农业科技博览园的技术孵化和模式复制,该县将在全县500多个村庄建立起现代化蔬菜种植基地。目前,全县以基祥农业科技博览园为引领新建的高标准第七代新型温棚和新型日光温室达2000亩。
打造“买全国、卖全国”的果蔬城销售平台。2014年,内黄县通过招商引资,引进投资20亿元、占地1500亩的果蔬城项目。该项目通过“买全国、卖全国”的经营模式、“一卡通”的电子商务交易模式、“市场+基地+农户”的产业模式,实行市场准入、贴标上市、二维码可追溯等措施,打造全国最具规模的果蔬产地市场、全国农产品交易首选之地和信息平台,形成“小商品看义乌,果蔬品看内黄”的全国果蔬市场品牌效应。目前,已有500多家商户入驻果蔬城,日人流量8000人次,日销售果蔬1000多吨,大多销往郑州、北京、上海、武汉、甘肃等地。
打造可追溯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平台。为提高农产品质量,保障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内黄县投资500万元建设了覆盖生产全过程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追溯平台,以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追溯中心为枢纽、18个乡镇为支点,从土壤、环境、农资供应、育苗、施肥、用药等农事操作,到田间检测、产品包装、贮藏、运输、加工、销售,实行全过程管控。通过数据采集、远程诊疗、短信预警、二维码扫描、网站链接、大屏幕指挥等手段,实现“可视、可谈、可管”,适时掌握生产进度、农资使用、产品销售等情况。目前,该平台信息库涵盖农业生产主体1122家、农资经营企业132家、收贮企业27家、食品加工企业24家,34家“三品一标”单位已全部纳入追溯平台。
建立优质高效的温棚生产基地。内黄县现有蔬菜种植总面积60万亩,其中温棚达到18.7万亩、总产量173万吨、总产值31亿元、年育苗4.5亿株,温棚规模及工厂化育苗总量居全省第一。今年内黄县将实施蔬菜“扩面增效”工程,计划投资7亿元,规划建设1万亩的新型智能温棚产业基地,目前已建成2000亩。基地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模式、统一供种、统一技术指导、统一包装、统一销售“六统一”方式,亩均效益可达10万元,是传统温棚的5倍以上。(张晓霞)
6月8日,内黄县张龙乡高标准粮田示范区内联合收割机正在抢收小麦。当天,该县投入各类小麦收割机2300余台,掀起今年夏收高潮。目前,该县已收获小麦35万亩,占总面积的39.3%。
12月14日,内黄县亳城乡农民在晾晒红薯粉条。该县有近千户从事粉制品加工。
摘要
摘要
摘要
11月21日,内黄县城关镇农民在为麦田喷洒除草剂,以保证小麦安全越冬。
摘要
摘要
6日,在内黄县城关镇北张村,该县农机局技术人员在为农民讲解农业生产机械化技术。
摘要
5月24日上午,市政协主席段玉良到扶贫工作联系点——鲁山县张店乡,随机进村入户调研指导脱贫攻坚工作。段玉良指出,张店乡脱贫工作扎实推进,每次来村容村貌、项目建设都有新的变化。
服务业方面,围绕确定的现代物流、金融、文化旅游、信息服务、健康养老、商贸服务六大领域,精心谋划实施一批重大项目。着力实施好国家储备林基地、德成参业人参种植基地等33个重点项目,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举办这次樱桃文化节,是台前县为特色现代农业开拓市场搭建的平台……”5月18日上午,台前县打渔陈镇樱桃文化节在打渔陈镇田庄樱桃园开幕。
日前,小杨营乡党委、政府为推动当地农业转型升级,学习借鉴浙江兴华高效农业经验做法,引进无土栽培玻璃温室大棚。
近年来,沈丘县因地制宜,紧盯市场需求,大力发展特色现代农业,扩大设施蔬菜种植规模,引进推广“互联网+”智能管理系统,有效提高蔬菜产品质量和效益。图为该县周营乡的河南久酒中梁农业开发公司工人正在采摘生态无公害小黄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