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网安阳讯(记者 贾利超)4月3日,对居住在安阳市汤阴县五陵镇某村的单某来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十七岁的他终于有了自己的身份证明。
单某出生后家中遭遇变故,母亲改嫁林州,他跟随年迈的爷爷一起生活。2010年单某的爷爷不幸过世,单某成了孤儿。平日只能靠街坊邻居、亲戚接济,吃百家饭、穿百家衣,户口一事更是没有人帮他办理。因为没有合法的身份证明,就医、出行对他来说都十分不便。
而早在2015年五陵派出所的民警就注意到单某的特殊情况,开始着手其户口事宜,但因单某经常独自离家数日不归,长期行踪不定,再加上单某母亲的不配合、亲属长期外出打工,相关户口调查进展缓慢。
2017年9月,五陵派出所再次针对单某的户口难题展开又一轮的集中调查。为彻底弄清单某的个人信息,民警从宗族到家族,从街坊四邻到接生人员,从村干部到家庭成员,走访调查了相关人员40余人,全面掌握了其家庭情况、家庭成员、家庭变故及成长生活轨迹;为做通已另立家庭的单某母亲的工作,让其做亲子鉴定,民警五上林州,反复做思想工作,终于诚心打动其母,配合民警的调查;为集齐单某落户的必备材料,民警多次与相关卫生机构协调,终于为其出具出生医学证明;为保证单某顺利落户,民警多次与县局治安大队汇报沟通,依法并及时整理好相关材料上报,县局治安大队也依照流程迅速进行了审核审批。
4月3日,五陵派出所户籍民警将单某的人口信息输入计算机,经过打印、盖章、单某终于拿到了崭新的户口本,并办理了身份证手续。
最近,一本巴掌大小的“口袋书”风靡汤阴,书名是《忠诚干净担当:做一名优秀纪检监察干部》,书中包括113幅幽默生动的原创漫画、113段党员和纪检干部知识点。这是汤阴县纪委监察委宣传部精心创作编印的“口袋书”,方便党员干部随身携带、随时学习。
3月27日上午,由信阳农林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承担的孟州市汤阴县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培训班在信阳农林学院开班。来自河南孟州市及汤阴县的80余名学员和相关工作人员参加了开班仪式。
一到夜里,安阳市汤阴县男子未某便驾车出门寻求“生财之道”,偷偷潜入建筑工地盗窃电缆。2月25日,安阳市汤阴县公安局通过视频侦查、连夜蹲守侦破这起系列盗窃工地电缆案件,将犯罪嫌疑人未某当场抓获,破获盗窃案件4起。
春节期间,安阳市汤阴县公安局合理安排民警调休的同时,利用过年回家团圆这个有利时机,入户走访,加大对辖区逃犯的清查力度,日前已抓获两名网上逃犯,净化了社会环境,确保人民群众过一个祥和的幸福年。
12月12日,安阳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一庭庭长魏利平一行三人来到汤阴县人民法院城关法庭,对该法庭家事审判庭、心理咨询室、家事调解室进行现场指导,并对家事审判改革工作进行了交流与指导。
截至目前,伏道镇共协调资金53万余元,对36户农户实施危房改造。
今年年初以来,汤阴县人社局立足全县发展大局,充分发挥就业帮扶职能,全县城镇新增就业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做好城镇新增就业工作,汤阴县以“双创”为引领,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大力做好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县、示范乡镇、示范园区和示范项目建设。
“我们正在加快推进电代煤、气代煤工作,确保圆满完成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各项任务,保障广大群众使用清洁能源温暖过冬。“‘双替代’工作启动以来,城关镇积极开展燃煤经营户排查取缔活动,共取缔煤球厂4家、燃煤大灶216个,没收小型燃煤炉245个,拆除工业企业类锅炉28台、民生类锅炉86台。
近日,汤阴县认真落实各项脱贫攻坚政策,以提升贫困劳动力就业创业能力、实现稳定就业为重点,通过“四个一批”,以转移就业推动脱贫攻坚工作再上新台阶。该县充分发挥公益性岗位在安置农村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中的积极作用,为全县29个贫困村安置公益性岗位39个。
11月19日,汤阴县迎来了一场特殊的教师新课程标准考试,在全县12个考点中,监考老师除了学校老师外,还有48名家长前来“客串”协助监考。本次考试是汤阴县开放办学、家校互动工作的延伸,旨在促进家长与学校之间的沟通,增强家校合作。
没有收银员,没有视频监控,也没有防盗系统……11月21日,记者在汤阴县瓦岗乡瓦岗中心小学校园内,见到了这样一家“诚信小超市”,这里的货物无人照看,购物付款全靠自觉,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诚信品德。”王平说,该超市运营两个多月来,已经有了近千元的收益,该校会把这些收益资助贫困学生,增强学生们的爱心意识。
2012年至今,汤阴县紧紧围绕“一环一线”,强力推动特色高效农业建设,引领农业产业转型发展。
“有了这份工作,我们的生活就多了一份保障,太感谢人社局的帮助了!”昨日,家住汤阴县宜沟镇大寺台村的刁秀君高兴地说。今年以来,像刁秀君这样通过转移就业脱贫基地就业的贫困人员,在汤阴县已经超过200人。
连日来,天气晴好,正是种植秋作用的有利时机,汤阴县农民纷纷行动起来,翻耕土地种植白菜、青菜等秋作物,全面拉开秋种序幕。图为9月20日,该县白营镇杨庄村村民正在地里栽白菜。
9月19日,汤阴县韩庄镇大云村村民于红亮向本报打来求助电话说,今年是他们村晚秋黄梨首年丰收,但是却出现了滞销的现象,如果再卖不出去,全村一千亩晚秋黄梨就都得烂在地里,看着硕大的黄梨挂满枝头,村民们万分心疼。